学校实际上应该是一个平台,而学生是在学校这个平台上自由生长的。学校不应该只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更多的是学生个性、心理、价值观形成的地方。——万玮
第一,人工智能的水平肯定会达到一个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程度。很可能将来人工智能会有智慧和情感,会比人聪明。第二,在生物基因工程方面也许会有较大的突破,比如说,人类可能会冬眠。当然这个可能会造成一些伦理方面的混乱。再比如按照科幻小说家刘慈欣说的,也许世界上第一个长生不死的人已经诞生了,人类会发现衰老和死亡的秘密,在基因方面可能会有突破。第三,几乎可以确定的是,未来知识更新的速度会非常的快。这会造成什么结果呢?就是每个人在任何一个领域都会保持一种菜鸟的状态。就好像我们现在玩一些科技产品,新的软件层出不穷。因此未来也不太可能还像以往那样,掌握一门技术就可以一辈子用到底。第四,一定会出现各种新型职业。而且有一个趋势是,未来职业一定会细分。比如这种跨界、融合的职业会越来越多。第五个方面就是关于学校教育的,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是往个性化的方向去发展。而且未来学校有形的界限一定会打破。学校、家庭和社会,将来一定是要融为一体的。虽然人与人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而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但是,我觉得未来选拔人才,实际上标准也很简单。首先健康肯定是第一位的,身心要健康。其次,我们会更加关注他们内在的品质。因为未来知识肯定会居于次要地位,所以我们会更加关注你这个人具备什么样的品质。比如说你的价值观至少要和组织的价值观要基本保持一致。再比如说你是一个团队型的人才,因为未来我们会更强调合作。第三个就是人性当中一些光辉的东西,看这个人是不是有比较高的境界,不是那种以自我为中心、只会关注自己的人,而是更加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另外你是否有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你是否觉得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就是让世界变得更好。像这样的人才,未来我们一定会很青睐。还有就是一个人的意志品质,比如他是否是一个有毅力、很坚韧的人。还有一方面就是学习能力,尤其是终身学习能力,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未来我们学校教育必然在培养人才上发生变化,我们要思考:如何帮助学生在他最具优势的领域实现自我?学校如何去发现和挖掘孩子身上的内在品质呢?在学校未来的转型一定要强调这个方面。首先,未来学校的核心学科一定会减少。实际上如果我们想一想现在学校有哪些学科是必不可少的,可能真的很少,少到什么程度,最近有句流行的话叫做,唯跑步与读书不可辜负。那么实际上我觉得真正的核心学科就只有两门:一个是体育,一个是阅读。第二,学校教育一定是多元化的、可选择的。我们以前说因材施教,未来的学校可能是因需而学。学生有某种需求和兴趣,学校教育就可以帮他来实现,每个人都能在自己想学的这个方向上有比较大的发展。正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所说,每个人都有他的优势领域,而未来的学校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领域。不但帮他发现优势领域,而且能够帮他创造机会在他这个优势领域里面得到一个最好的发展。那么他就能够在这个领域收获自信,实现自我价值。第三,未来学校的生态也会更加开放多元。实际上现在有些学校,比如美国的Minerva就跟传统的学校完全不一样,它没有固定的校舍,就像吉普赛人一样到处流浪。未来学校的总体趋势就是开放,更多地与这个社会融合,而不是校园跟社会是割裂开的,再也不会有过去那种所谓的象牙塔。而且未来的学校也不可能是千校一面。归根结底是因为学校的面貌不同了,才能够培养出不同的学生。人才本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还用同一个标准来培养和塑造学生显然是有问题的。在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深度钻研。未来要培养这种个性化的人才,首先第一点,学校必须是个性化的,因为一个组织的气质往往能够感染这个组织里每一个个体的气质。其次是教育者本身也要是个性化的,所以我们要鼓励老师要有个性。第三,学校实际上应该是一个平台,而学生是在学校这个平台上自由生长的。未来我们要更多地尊重学生自身的意愿,未来学生完全可以提出他们想学什么东西,然后学校给他们创造条件、找资源、找老师。所以学校要更多地与社会融合,我们要联合社会的力量,给学生提供他们想要的资源。第四,其实个性更多的,还不仅仅指的是学科特长、职业的不同,更多的是他们的个性、精神领域。所以首先要看我们如何定义学校,因为学校不应该只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更多的是学生个性、心理、价值观形成的地方。所以学校要给学生大量的空间和时间、给他们自由度,有各种体验的机会。这也就是各种社团、俱乐部、小组的价值所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亲自参与做一些事,去搞策划,也许会遇到挫折,但同时也能锻炼其内在的品质。所以实际上,我们现在的学校对孩子说你只要读书就够了、其他东西不用管,这是相当错误的。我们要更多的重视学生的主体价值,而不是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很多事情你一定要让他亲自参与、去练习。哪怕这个过程当中,他做得很不成熟、很不完美,但他经历过这些事情之后他第二次再去做,他就会做得很好。兴趣与特长是古今中外的教育必须关注的领域,可以说是教育最基本的两个目标和功能。学校教育必须给孩子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工具,毕业之后能够有基本的维持生存的能力,这应当没有疑问。这也是数学、语文等核心学科的任务。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基础教育为提高全民族人口的基本素质还是做出了很大贡献,和印度等人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年轻劳动力具备了相对更高的素质,成为改革开放之后各行各业大发展的重要建设者。因此,客观地说,中国基础教育的工厂化、流水线化虽然对高端创新人才的培养产生很大抑制,对中低端劳动力的基本素质提升还是做出了很大贡献。西方的基础教育与我们相反,他们在精英教育方面十分出色,但是更多的孩子从学校毕业后,学术水准不高。以数学为例,PISA测试表明,英美等国的15岁学生比中国的同龄人平均水平低三个年级。英国的成年人有一半的数学水平只相当于七岁儿童的水平,这也是英国痛下决心向上海学习数学教学的根本原因。今天中西教育在这两个方面是各持一端的。中国的基础教育更加强调工具与技能,以至于扼杀了兴趣与特长的空间。西方教育则更强调第二点,反过来第一点可能有所欠缺。但实际这两者是同等重要的。除了工具与技能,学校教育的另一大主要功能就是要保持孩子的兴趣。真正的持久的动力一定源自于内心的兴趣,最佳的生活状态就是兴趣与职业的统一。创新的必备条件有两个,一个是兴趣,另一个是闲暇。当孩子们有自己的兴趣和选择,同时又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便一定能够在相应的领域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形成自己的特长。而未来的个体,一定依靠自身的特长方能立足于社会。我们今天的教育恰恰在这一点上十分欠缺,学生的特长不但得不到发展,还受到极大的抑制。这些年来我常常有机会面试应聘者,我总是要问一问他们的兴趣、爱好及特长,最让我头疼的就是看着那些茫然的面孔,听他们怯怯地问,听歌、看电影算吗?学校教育应该千方百计为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我理想中的教育应当是这样的:学生并不是根据学校提供的课程来进行选择,而是根据自身兴趣提出发展方向,学校则创造条件满足其需要。所谓“因材施教,各求所需,各得其所,人尽其才”是也。教育的另一大功能,是文化的传承。学校教育为民族的未来培养人才,而承担伟大民族复兴重任的年轻人必须深谙民族精神的精髓。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推崇,传统文化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到底是什么?学校教育该如何通过课程和教学将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给下一代?钱穆先生说,中国传统教育的理想与精神,乃是教人如何为人。尤其是儒家教义,更是承担了一种类似于宗教的责任。儒家教义有一种人品观,将人分为君子与小人两类。君子与小人的根本不同在于,君子不会专顾一己之私,而兼顾大群之公,小人正相反。余秋雨先生更是将中华文化概括为君子之道,在行为层面表现为礼仪之道,在精神层面则表现为中庸之道。今天我们反思学校德育工作的低效乃至无效,深层根源也在于此。西方德育的至高点在宗教,中国德育的至高点在于传统文化,过去的几十年,我们不明智地摒弃了自身的文化,以至于国学成为一种奢侈的课程,往往高端精英白领更为追捧。愈是开放,愈是全球化,我们愈是需要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与精华,要知道,传统文化是我们精神力量的来源。文化与传承也涉及文明冲突的问题。每一个国家的教育首先是本国文化的一个传承,这是我们必须做到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强调传统文化课程在我们学校课程里要占一定的比重。最后两点恰恰是中国孩子比较欠缺的,就是有关于内在品质的问题。实际上,视野与境界强调的是你不能只关注自己,你得有社会责任,你要关注他人。强调文化传统并不是主张封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与融合。类似于像不丹的唐卡画这样的文化遗产,如果要真正保护它,最好的态度不是模仿,而是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因此,年轻人需要有宽广的视野,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知道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化,明白其他国家的同龄人的思维方式。今天社会上有一些类似于私塾、学堂之类的机构,提倡复古,强调囫囵吞枣式的读经与背经,拒绝现代文明成果,十分可笑,注定要失败。视野开阔之后,境界也会获得提升。我在学校里大力提倡和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团的活动,并尽己所能给予支持。一大批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脱颖而出,不仅领导力出众,公益心与全球视野也得到凸显,很多孩子在其发起与组织的活动中展现出的能力在全球的同龄人也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他们是民族的希望与未来。而挑战与勇气则是一种对自我的认知。国外的教育十分重视体育,体育是对人的体能的挑战,培养的是团队精神以及克服自身能力极限的勇气与意志。体育不但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文化,这种精神与文化在学生离开校园之后,也伴随着他们,和他们走完一生。未来的社会将遇到众多挑战,人的一生也注定困难重重,让孩子学会挑战自然、挑战世界,在此活动中学会挑战自己、战胜自己,也是学校教育必须关注的重要主题。我们看到当今中国越来越多的类似王石这样的精英人群将极限运动作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如与我所在的平和学校同处一个社区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就有一个传统的戈壁徒步的暑期项目,参与者甚众。今年开始,我们也尝试在学校里将铁人三项作为初中学生的毕业标准,算是迈出了小小的一步。所以这5个方面就是我们将要关注的,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面向未来的人才,因为今天的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未来是不可预测的时代了。所以我们不能只是给学生一些固定的技能。比如过去说的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个概念就不存在了,我们必须教给一些基本的东西,让他们靠这些东西能够去面对这个未知的世界。万玮:从浪漫、精确到综合,这就是成长的节奏
万玮:基因与环境,哪一个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更大?
万玮校长的10个方法论——平而不庸,和而不同:“平和人物”的特征
余文森:新课程标准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究竟有哪些突破和创新?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